来源:中华书画网  作者:杨 杨

 

    书信,古称尺素、尺牍、书牍、简札等,西方人称它是“最温柔的艺术”,言其亲切细腻有类于日记。其中,家书则通常是指家人之间来往的书信,大概从文字产生以后,家书就开始出现了,至少在两千多年前,中华民族已开始鸿雁传书的历史。然而今天,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,通信方式的日益多样,传统家书这样一种延续上千年的文体,正在一点点被电话、手机和互联网所取代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。如何保存亲情档案,弘扬家书文化,记录民间真情,回望那段历史?一场“民间家书抢救行动”在京城悄然展开。

    一封家书,一段历史。家书抢救行动的负责人张丁说:“民间家书可谓是民间的书写历史,许多家书的作者就是那个时代重大事件的见证人、亲历者,他们的视角往往是一般的史书所看不到的。”“家书抢救”打捞出的是被淹没在时间长河中的民间记忆,是不该被淡忘的历史和人物。一封封家书,带着我们重新触摸亲情和历史的痕迹,演绎着一段段感人肺腑的人生悲喜剧。

    “爸安全幸福到”

    一封家书见证一个时代的景象,这是民间家书的独特价值。家书抢救行动开始后收到的第一封捐赠家书,就是晋南农民张发戌关于第一次坐飞机的家书。

    1989年晋南农民张发戌到北京武警部队驻地看望当兵的儿子,小住几日返回时,他却执意坚持:“我想坐飞机回去。”要知道,当时乘坐飞机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只是一个梦想,而且晋南没有机场,可算颇费周折。但在张发戌的一再坚持下,儿子找所在部队开了介绍信,又委托民航工作的朋友买到一张机票,帮父亲完成心愿。一出机场张发戌就急切地拍了电报:“爸安全幸福到”。见到这封六个字的电报,儿子笑了,对老爷子而言,“到”和“安全到”都不代表什么,“幸福”才是最终的体验和感受。回到家后,张发戌写来了这封平安家书,给儿子讲述了自己第一次坐飞机的所见所感,尽管语言质朴且不乏错字,但是一个普通中国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跃然纸上。

    跨越血缘的母爱

    散落在民间的名人家书,也是民间家书独具的资源,它从另一个视角展现了名人生活中的生动鲜活、鲜为人知的点点滴滴。古画临摹专家冯忠莲历经20余年完成《清明上河图》临摹工作,期间写给儿子的三封家书,让我们看到一位伟大女性不为人知的另一面。

    冯忠莲,国画家,中国古画临摹奠基人,著名画家陈少梅先生的夫人,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辅仁大学读书,有女状元之称,师从陈少梅,后来俩人结为伉俪。当时陈少梅和前妻离婚后还带着四个孩子,后英年早逝,冯忠莲则毅然挑起生活的重担,将四个孩子抚养成人。1960年,冯忠莲接受了复制传世国宝《清明上河图》的任务,因为时间紧,这位母亲很难见到孩子们的面。在此期间,她主要靠书信和孩子联系交流。

    “长年,收到你的信正是3月8日,我非常高兴。知道你还惦记妈妈。近来妈妈对你的照顾比较差,原因是工作太繁忙,因而身体不支,就容易急躁……”“我现在临摹的是宋代张择端画的《清明上河图》,过于工细,明年七一作为献礼……”

    最终,由冯忠莲临摹的《清明上河图》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,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。这位为中国文物保护事业默默付出的女性,又是这样用自己无私的母爱谱写着动人的亲情故事。2001年冯忠莲去世后,长子陈长年将家书捐出,以纪念他们敬爱的母亲。

    割不断的亲情

    游子像风筝,家书则是一根长长的线,将游子的心与家人紧密相连。“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

|<< << < 1 2 > >> >>|


·上一篇文章:欧洲街头馆外藏品随处可见 地球是座博物馆
·下一篇文章:“紫砂门”风波引藏市哗然 价值如何判断?


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:
http://www.bksh.cn/news/ysbl/107201447365DA2KC55G5AH0FHJEJF1.htm